·针灸推拿学专业
【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中医理论和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的中医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开设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为主干学科。开设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基础、推拿学基础、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实验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医籍选、中医骨伤科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神经内科学等必修课程。
【就业去向】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城市社区与农村基层医疗单位,主要从事针灸推拿及临床各科的医疗、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康复保健、社区医疗工作,也可从事国际针灸推拿技术服务和医学交流工作。
【学位授予】 医学学士
·中药学专业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以及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掌握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以及传统中医药理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自学能力、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
本专业以中药学、化学、中医学为主干学科。开设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中药炮制学、中医学、中药制剂分析等必修课程。
【就业去向】
各级政府药品检验部门、中药研究机构、中药高等教育机构、各类中药生产企业、保健品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医疗与保健机构、药品营销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以及政府机关医药管理国家公务员、中药国际化交流高级专门人才。
【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
·中药制药专业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毕业生。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从事中药药物制备、中药新剂型与新辅料研究、中药制剂工艺与工程设计、中药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
化工原理、临床中药学、方剂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药分离工程、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制药设备和车间设计等课程。
【就业去向】
医药科研单位从事中药的研究开发;中药制药企业从事中药药物制备、中药新剂型与新辅料研究、中药制剂工艺与工程设计、中药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技术、新产品开发、新药注册等;各级医院从事中药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药品调配、药物制剂、药品检验;省、市、县药品检验所从事药品监督管理;各医药公司从事药品营销工作等。
【学位授予】 理学学士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能力与素质,能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诊治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够正确处理临床急、难、重症。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中西医临床医学相关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等必修课程。
【就业去向】
各级医院、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管理工作。
【学位授予】 医学学士
·中医学专业
【学制】五年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医师。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与西医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综合运用中医、西医两法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并能对急、难、重症进行初步处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独立承担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工作,并具备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管理的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本专业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为主干学科。开设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药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必修课程。
【就业去向】
大专院校、各级医院、科研院所、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中西医结合的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工作。
【学位授予】 医学学士